2025-03-31 20:43:40 作者:刘凝 来源:英国上市公司365 浏览数:0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英国365官方网站 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青农大党字〔2025〕51 号)相关要求,推动实现我院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圆满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就业工作思路,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优化服务提高就业指导精准度,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确保完成我院2025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任务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就业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学院党政联席会每学期至少两次专题研究学生就业工作,切实发挥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研究部署和组织开展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书记院长带头深入调查研究,锚定重点难点,解决实际困难,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员:孙海涛、程 斐、张新富、郑晓东
进一步强化“包干到人”就业帮扶责任机制,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专业教师、硕士生导师在指导毕业生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承担起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的职责,切实做到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1)学生工作办公室
加强就业观念引导,扎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榜样示范引领;负责制定就业指导和考研指导方案,搜集汇总和推送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对接和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学生考研、就业学生数据统计,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意向;做好对学生导师、班主任、毕业生的政策宣传等就业整体推进工作;开展精准化就业、考研指导;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做好毕业生的网上信息录入工作;做好毕业生考研政审、就业材料提供等其它各种后勤保障工作,定期向分管领导和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等。
(2)系主任
负责系内本科生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推进工作;督促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调整就业观念,及早争取就业机会;强化专业教育;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多途径走访企业,带头联系用人的单位。
(3)学科负责人
负责二级学科方向内研究生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推进工作;督促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调整就业观念,及早争取就业机会;强化专业教育;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多途径走访企业,带头联系用人的单位。
(四)本科生导师
本科生导师在指导毕业生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承担本科生毕业生就业帮扶和考研复试指导的职责,负责落实所指导本科生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开展精准化就业、考研指导,强化专业教育。截止2025年8月31日,所指导本科生毕业生中存在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当年度不得参与评奖评优。
(五)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就业的直接责任人。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推送工作;开展精准化就业、考研和考博指导。截止2025年8月31日,所指导研究生毕业生存在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当年度不得参与评奖评优;上年度所指导研究生中每有1人次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则减少1名研究生分配名额,以此类推。
(六)班主任
加强就业观念引导,扎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做好班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推送工作,强化专业教育;开展精准化就业、考研指导,提高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强化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选树促就业典型;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截止到8月31日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与班主任评奖评优挂钩。
三.细化工作举措,提高就业质量
(一)加强就业观念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
1.做实做细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毕业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积极就业,帮助指导学生解决求职就业中的各种难题。(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教师)
2.要进一步强化专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学农爱农,积极投身涉农行业。(责任人:系主任、班主任、学科负责人、全体专业教师)
(二)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1.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一方面,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学校就业信息网等相关人才招聘平台搜集获取有效就业招聘信息,甄别筛选、梳理分类,向学生精准推送。督促学生关注“英国365官方网站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校园招聘宣讲信息,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招聘会,投递简历,积极应聘。另一方面,发挥全院教师的力量,调动教学、科研、校友等各方面资源,挖掘利用好校友企业和校友所在企业、行业的资源,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邀请他们到校招聘或向他们推荐毕业生,拓宽毕业生就业企业与岗位的选择。充分挖掘校内就业资源,开发设立更多科研助理岗位,助推毕业生积极就业。2025年5月底前,至少组织一场规模不少于30家用人单位的线上或线下招聘会,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可靠保障。(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教师)
2.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扎实做好政策性岗位信息收集,向毕业生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落实好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今年征兵工作部署,加强征兵动员,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老师)
3.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制定《英国上市公司3652025届毕业生“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带头联系用人单位不少于10家,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和就业信息。(责任人: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学科负责人、学生工作办公室)
4.依托就业实习推动就业。将实习作为促就业的重要渠道,强化就业实习管理,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积极与企业、地方政府等合作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开发更多就业实习岗位,确保实习岗位的质量与数量,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顺利过渡到职场打下坚实基础。(责任人:系主任、学科负责人、学生工作办公室)
(三)优化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就业工作质效
1.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意向。精准摸排2025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困难诉求,动态掌握学生的就业情况,建立不同类别的就业信息台账,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扶工作。(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
2.开展精准化就业指导。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围绕简历制作、面试指导、深造留学、就业能力提升等主题,持续开展专题式、系列化的线上线下指导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校友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进校园,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实用的求职技巧和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搭建线上交流平台,邀请往届学生进行考研、求职经验分享,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就业指导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老师)
3.提供精准化考研指导。学院为学生提供全国招收本学院相关专业的学校清单,报考院校、专业详实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招生信息;将研究生招生政策及时告知学生,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形势,科学进行自我定位;提前收集毕业年级学生的报考意愿,做好数据分析,避免报考扎堆;组织考研经验分享会,邀请上岸学生分享备考心得和应试技巧,为备考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密切关注考研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应试的心理紧张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精准复试调剂指导,根据往年国家分数线和所报学校的专业分数线精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初试成绩,制定工作台账,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复试调剂动态。学院和指导教师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对需要调剂的学生提前帮助联系调剂学校,引导学生加强对复试学校和专业的了解,提高复试指导的精准性。对一些复试分数达线但想“二战”考研的学生,要根据形势和学生实际,针对性地给出调剂、就业的合理建议。(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教师)
(四)凸显人文关怀,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不断完善“校级-院(系)-班级”三级联动机制,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组织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群体参加“宏志助航计划”,参加线上线下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帮助重点群体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帮扶工作台账,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要与重点群体毕业生结对,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和“一对一”精准帮扶,为每位需要帮扶学生提供3次以上就业指导、3次以上简历修改、3个以上岗位推荐,确保重点群体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班主任、全体专业教师)
(五)注重宣传引导,提升就业育人实效
1.强化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把学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涯教育第一课”、“优秀毕业生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政策形势讲座和榜样示范引领,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主动投身国家引导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教师)
2.强化榜样示范引领。运用好学院微信公众号、学院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发挥就业工作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选树促就业典型,运用各类媒体渠道,宣传推广促就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和优秀就业典型。(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教师)
(六)强化“底线思维”,扎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做好毕业生诚信和安全教育,增强毕业生防范意识、保密意识、抵制外部不良诱因,防范招聘诈骗、“培训贷”陷阱等,引导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及早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聘用)合同并如实履约,确保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责任人:学生工作办公室、系主任、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全体专业教师)
英国上市公司365
2025年3月29日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英国365上市公司官网 | Platinum China认证平台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